返校学生的心理防护:这5个心理症状,都说中了

摘 要

  开学啦 2020年,因为一场疫情,全体师生都只能待在家里,进行网上学习。尽管随着疫情的逐渐被控制,全面复工复产逐步展开,不少高三、初三考生也开始返校学习了。但是历经了将

开学啦

2020年,因为一场疫情,全体师生都只能待在家里,进行网上学习。尽管随着疫情的逐渐被控制,全面复工复产逐步展开,不少高三、初三考生也开始返校学习了。但是历经了将近三个月的居家不出门,时间久了总会有一些不同的反应,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典型症状。

1-焦虑、恐慌,并且时不时表现得很不安;

2-经常感到沮丧或者会有无力感;

3-很难保持注意力;

4-生理反应出现变化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两个极端:睡眠过多或睡眠过少;

5-比以前更容易愤怒,比以前更容易被环境影响情绪。

这五个心理症状,这个假期里学生们是否都曾出现过相对应的表现呢?首先宅在家里学习,第一任务就是为了保护自己,以此来参加抗击疫情的战斗。而我们能够踏实在家,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。祖国需要我们这样做,我们也这样做到了,我们都是好样的!

好样的同学们

但单单一句“好样的”,对同学们的心理症状起不了太大的作用。如果出现了以上的典型症状,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心理自助和疏导方法。

1-规律规范生活,将生活与疫情建立边界

疫情间对平常的生活难以集中注意力,只要说到疫情精神都高度紧张,出现一些注意狭窄的状态,变成钻“牛角尖”的心理,其实都是人面对危险的正常求生反应。但如果长期保持这种状态,便会将自己的能量都消耗掉,并会伴随持续的不良情绪。

所以,正常饮食,按时睡觉作息,规律规范生活,将疫情与生活建立一条边界,每天留出一小部分来关注就好,不要过度关注疫情反而给我们正常生活带来干扰。

按时作息,不“养猪”

2-正视疫情信息,保持理性客观

疫情信息满天飞,如西南大学又一例无症状感染导致全车隔离等等这样的负面新闻,会让我们产生许多负面情绪。

要理性客观地认识疫情信息,才能帮助稳定住情绪。将收到的有关疫情的信息进行分类比较,谣言、不实信息会给人带来恐慌、担忧等负面心理,只有正规的媒体才会立场中立,观点严谨,让人安稳。

3-适度开展活动,合理宣泄情绪

回校的同学可以通过跑步、打球等室外运动方式进行放松身心;仍未回校的同学,活动受限,可以安排一些让自己感觉到平静、愉悦、自己愿意去做的活动,比如听音乐、画画等,可以让自己从负面情绪的体验中脱离出来。

当感觉到自己产生了负面情绪时,积极寻找宣泄途径,告诉自己这些都是正常反应,要允许自己表达“脆弱”,还可以通过写下自己的情绪体验、找人倾诉、大声唱歌、哭泣等方式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。

适时开展运动

4-多与旁人交流,激发内心安全感

当我们烦躁不安的时候,找人倾诉便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。疫情间多与家里人说说话也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安慰感,甚至与同学、朋友打电话发信息,多交流一些正能量的信息,不传谣、传播负能量。还可以想想自己以前面对困境危险的时候,找到了什么应对方法和策略,运用到上面来,激发自己内心的安全感。

5-学会愉悦身心

介绍两种放松愉悦身心的方法。

一是呼吸放松法。先是缓慢、深深地用力吸气,“1-2-3-4”,竖着拍子来;吸气后自然停顿一下;再慢慢地按“1-2-3-4”的节奏,自然而然地呼气出来;

呼吸放松法

二是渐进式肌肉放松法。先是闭上眼睛,全身放松;接着深深吸气,并紧绷神经,保持五秒钟;再慢慢呼气,放松十五秒钟左右。

肌肉放松法

疫情虽然仍未被完全消灭,但也是可防可控的。大家不要恐慌。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,平稳度过开课开学前的这一段心理压力。如果回校后有的同学真的耐不住性子要靠近跟你套乎怎么办?看看下面这位同学做法:

给他一脚

图文编辑丨小梁,图片来源于网络。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